|
單元名稱 |
內容 |
第四週 |
測光模式
對焦模式 |
1. 矩陣測光、中央加權、點測光
2. 單點、連續、手動對焦、對焦點選擇
3.
Live View對焦
|
外拍活動討論
2/23(六)下午2:00-5:00-基礎人像攝影--靜心湖
,朱銘太極雕像前集合
攜帶相機、鏡頭,最好有大光圈的鏡頭,如 50mm F1.8
DSLR數位單眼必學18招
測光模式--拍出正確的曝光
1.以接近眼睛所觀察之明暗度
2.以不過曝為原則
3.反差大時無法拍出眼睛所視之影像
4.數位攝影RAW檔有正負二級曝光的調整空間、暗部加光調整空間大
5.相機測光模式只是幫助拍攝時選擇全區或局部曝光正確,且需要搭配EV值調整,拍攝完成後須檢視LCD拍攝結果與目視比較
Nikon相機
Canon相機

測光模式僅是相機幫助你得到理想的曝光,測光結果最終還是得靠攝影者判斷正確與否,必要時再做曝光補償
測光正確與否並非絕對,但有幾項指標:
1. 色階分布圖:單眼相機預覽選項之一,相片中明暗畫素的分布從左至右為
暗部─中間調─亮部



2.
相機預覽顯示高光或反白,顯示相片有部分畫素已過曝(過曝的畫素會閃爍),過曝的畫素無法修復、沒有細節,盡量避免。
3. 接近人眼觀察的亮度,一般光線充足的情形皆如此,晨昏及夜景例外。
4. 攝影者的主觀判定,攝影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美學概念,強調環境整明暗的氛圍。
點、連續、手動對焦、對焦點選擇
自動對焦
半按快門即可自動對焦(AF鏡頭、機身AF模式)
對焦時須半按快門,完成對焦後始能按下快門
中高階單眼機身有獨立對焦按鈕 (AF-ON),或可指派功能按鈕執行對焦工作,較不易誤觸快門
對焦點選擇
儘管機身強調11點、39點、51點、61點,但都僅限在中央範圍,無法平均分布在各位置(相位對焦)
相位對焦對焦速度快
中央點對焦最為準確,初學者請先利用中央短對焦主體後再構圖
其他對焦點對焦準確度跟機身、鏡頭性能有關,一般有分十字對焦點或一字對焦點,十字對焦點較準確,但仍須一一測試後才可了解對焦點可用度
LIVE VIEW 可在任意位置對焦,是採對比式,對焦速度慢
對焦成功率與景深範圍有關,景深愈淺對焦較容易失敗



+






對焦點選擇

焦距105mm,光圈值 f/2.8 ,對焦點在主體
焦距105mm,光圈值 f/2.8 ,對焦點在背景
不同光圈值景深變化


焦距20mm,光圈值 f/5.6 、 f/11 、 f/22,對焦在主體

焦距105mm,光圈值 f/2.8 ,對焦在主體
焦距105mm,光圈值 f/5.6,對焦在主體


焦距105mm,光圈值 f/11,對焦在主體
焦距105mm,光圈值 f/22,對焦在主體


Live View對焦
因Live View模式可放大檢視,較容易確認對焦點位置是否清晰
適用在自動對焦不易成功時
最好搭配三腳架及手動對焦
焦距
指鏡頭前端到感光元件(焦平面)的距離,對應鏡頭的視角
短焦→視角大→景遼闊,長焦→視角小→景局部
實際操作 |
1.測光練習--在光圈先決模式下,利用不同測光模式練習拍攝有較大明暗反差的場景,比較差異
2.對焦練習--選擇中央對焦點、單次伺服,再改變對焦點、單次伺服
3.Live View對焦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