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名稱

內容

第六週

人像攝影

外拍活動說明

人像攝影的要領

人像攝影構圖與美學

人像作品觀摩解說

人像攝影的要領

「人像曝光」要素﹝負片﹞!
※ 人像攝影,以人的皮膚色調為測光依據。
減 一 格 :曝光不足,會損失臉部陰影的細節,無法表現肌膚的真實感。
正常曝光 :曝光正常,能表現出肌膚的真實感,由於太過銳利畫面,使之臉部的缺陷都表現出來,這是一般人較不願意看到的畫面。
加 一 格 :曝光過度半格、一格是最理想的測光標準。臉部膚色稍微過度,則膚色看起來比較圓滑平穩,臉部的青春痘或缺陷,在相片上較 無法表現出來,這就是一張成功人像作品。
加 二 格 : 一般婚紗攝影都曝光過度,亮面色彩失去飽和,膚色泛白,類似素描構圖,亦無法表現肌膚的真實感。
 

「人像攝影對焦」的要領!
正面拍照:以眼睛為對焦重點。
側面拍照:一般以前眼為焦點,表情最自然。

人像攝影構圖與美學

「人像構圖」的六大法則!
全身像:可強調美麗的身體線條與動態,但不容易表現出來,困難性較高。
七分像:膝部以上。拍攝膝部到臉部,此種構圖很適宜強調動態。
半身像:腰部以上。因不用考慮腳部的安排,可明顯的捕捉表情,故較易處理。
胸 像 :胸部以上。可用手部動作表現動態,所以半身像及胸像最容易強調表情或 製造氣氛。
特 寫 :大頭照﹝如學生證的照片﹞。
大特寫:近攝的一種。這種構圖只拍攝臉部,所以表情、眼神、嘴角都是很重要的重點。 

「人像攝影鏡頭」有幾種!
85m/m
105m/m
135m/m
180m/m
200m/m
35~105m/m
80~200m/m
以長焦段較容易構圖,廣角背景範圍大較不易控制

 

選擇光線方向、背景
採順光方向,逆光要補光,反光板或閃燈

反光板要有陽光才有效果

閃光燈採離閃較立體、加柔光罩可柔化光線

 

 

靜心湖人像拍攝範例

 

 

 

 

 

 

 

 

 

 

 

 

 

外出攝影活動流程:

 

一般數位相機(DC)

數位單眼相機(DSLR)

出門前準備
  1. 檢查是否安裝記憶卡及容量是否足夠

  2. 開啟電源、鏡頭蓋、檢查鏡頭是否乾淨(小DC的鏡頭是否乾淨常被忽略),可使用拭鏡筆擦拭

  3. 檢查相機電池電量是否足夠?是否該帶備用電池及充電器

  4. 清潔工具

 

  1. 檢查是否安裝記憶卡及容量是否足夠

  2. 開啟電源、鏡頭蓋、檢查鏡頭是否乾淨

  3. 檢查相機電池電量是否足夠?是否該帶備用電池及充電器

  4. 需要使用的鏡頭、檢查是否乾淨

  5. 三腳架、單腳架、燈架

  6. 外接閃光燈及電池

  7. 清潔工具

  8. 濾鏡(偏光鏡、減光鏡、漸層減光鏡)--拍攝風景主題

  9. 垂直把手、閃燈支架、柔光罩、閃燈同步線、閃燈遙控模組、濾光片--婚禮流程

  10. 雨衣、飲水

  11. 備用機身、閃光燈

  12. 鋁梯或摺疊椅

拍攝前
  1. 基本設定 (日期時間、圖檔格式、畫素大小 、影像品質)

  2. 設定正確的日期時間對風景照、記錄照有較大的意義

  3. 視曝光時間長短、固定畫面,決定是否須安裝三腳架(小DC也可以安裝腳架拍夜景)

 

  1. 基本設定 (日期時間、圖檔格式、畫素大小 、影像品質)

  2. 設定正確的日期時間對風景照、記錄照有較大的意義

  3. 拍攝RAW檔可保留較大後製空間

  4. 視曝光時間長短、固定畫面,決定是否須安裝三腳架 、快門線、遙控器

 

拍攝中
  1. 觀察場景、決定拍攝主題

  2. 選用合的鏡頭、焦段

  3. 觀察現場光源 (順光、逆光、側光、斜逆光 )

  4. 設定白平衡 (Auto, 陽光, 陰天, 陰影, 螢光燈, 鎢絲燈, 自訂白平衡 )

  5. 設定 ISO值 (ISO值愈高感光度愈大、雜訊愈大)

  6. 設定測光模式  矩陣式、中央加權、點測光

  7. 決定拍攝 場景模式模式(人像、夜景、夜間人像等、部分DC有 P、A、S、M功能

  8. 設定直拍、自拍器

  9. 決定構圖

  10. 對主體半按快門對焦後,保持半按快門重新構圖、

  11. 決定是否需閃光燈補光,閃光燈輸出調整

  12. 試拍

  13. 檢視試拍畫面、調整後重拍 ( 曝光不足時須調整加閃光燈或調高ISO值或曝光補償(EV值 )

  14. 改變拍攝位置、調整構圖拍攝其他畫面 ( 改變人的位置姿勢表情 )

 

  1. 觀察場景、決定拍攝主題

  2. 選用合的鏡頭、焦段

  3. 觀察現場光源 (順光、逆光、側光、斜逆光 )

  4. 設定白平衡 (Auto, 陽光, 陰天, 陰影, 螢光燈, 鎢絲燈, 色溫, 自訂白平衡 )

  5. 設定 ISO值 (ISO值愈高感光度愈大、雜訊愈大)

  6. 設定測光模式  矩陣式、中央加權、點測光

  7. 設定對焦模式 自動、單點、連續

  8. 決定拍攝模式 (Auto、 P、A、S、M、場景模式、)

  9. 設定直拍、延遲、遙控、延遲遙控、快門線

  10. 決定構圖

  11. 選擇對焦點、對焦、測光 (半按快門)

  12. 由觀景窗顯示之曝光指示調整曝光 值,設定光圈值及快門值

  13. 決定是否需閃燈補光、反光板補光

  14. 景深 (調整光圈值、大光圈→淺景深 ,視鏡頭最大光圈值而定)

  15. 試拍

  16. 檢視試拍畫面、調整後重拍 ( 曝光不足時須調整加閃光燈或調高ISO值或放慢快門、放大光圈值 )

  17. 改變拍攝位置、調整構圖拍攝其他畫面 ( 改變人的位置姿勢表情 )

拍攝後
  1. 攝影器材保養、鏡頭擦拭、放置防潮箱
  2. 自相機取出記憶卡接上讀卡機(PC、NB有內建),或相機接上USB傳輸線,並連接至電腦

  3. 選擇磁碟→建立資料夾,年、月、日、相片主題,分層建立

  4. 自記憶卡"複製"原始檔案(建議不要直接剪下貼上)→貼上在建立的資料夾內

  5. 製作另一個備份到另一個硬碟上,或如果有即時備份系統就更省事了

  6. 確認已在二處硬碟備分後才可刪除記憶卡檔案

  7. 開啟圖檔管理程式

  8. 篩選照片,可標示評等,重複、拍攝不成功的照片可直接刪除

  9. 製作網路相簿、Email郵寄、上傳Facebook

 

 

 

 

 
 

回首頁